中国古代的性科学,被称为房中术。从现代性科学的观点来看,房中术主要包含有关性的割包皮医院、性射精障碍、性功能障碍治疗与受孕等方面,同时它又不局限于性,而是把性与气功、养生结合在一起,和追求长生不老或延年益寿结合在一起。目前从史籍中看到的是,它最早出现于汉代,而且和道家关系极为密切。长期以来,房中术被人们涂上一层神秘、玄虚的色彩,但实际上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中国古代的性学理论。 dedecms.com 目前所见的关于房中术专著的可靠记载,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初年。淳于意对汉文帝自述师承时,谈到其师阳庆传给他的书中有“接阴阳禁书”,这无疑和房中术有关。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的竹简书《合阴阳》、《十问》、《天下至道谈》与帛书《养生方》、《杂疗方》等,都属于房中术著作。武威医简中也有性功能障碍治疗的内容,而这正是房中术的重要内容之一。由此看来,房中术的著作在汉代是不少的,上一节曾说到《汉书?艺文志?方技略》中载有“房中八家”,可惜这些著作今已全部佚失。 内容来自dedecms 一、房中术和道教的渊源 本文来自织梦
从汉代开始,房中术和道教就有着特殊的渊源。道教是我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它渊源于古代的巫术,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凡人教者要出五斗米,所以也称为“五斗米道”,这是道教定型化的开始。因为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所以又名“天师道”。张道陵这个人在我国古代历史的道教和房中术方面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是东汉时的沛国人,永平时拜江州令,后来弃官隐居洛阳的北邙山,章和间累召不就,杖策游龙虎山,修炼道成。张道陵不仅是道教的传播者,而且是个房中术专家,他“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轻其道尾,而大途犹同归也。”这里所说的“玄素”即《玄女经》、《素女经》,后者流传至今,前者也有一些内容保存下来,都是房中术的经典著作,由此可知张道陵用房中术来给群众治病。《神仙传?张道陵》还记载了张道陵向其徒众传授房中术作为修炼之法:“故陵语诸人曰:‘尔辈多俗态未除,不能弃世,正可得吾行气导引房中之事,或可得服食草木数百岁之方耳。’”这种修炼法今人可能还很不理解。 copyright dedecms 至于张道陵是怎样以房中术为人治病的,现在已很难从史书中查考,但从反面却可以找到一些资料。北周时有个叫甄鸾的人,曾官司隶校尉、汉中郡守,他精于步算,尝释周髀等算经,又有功于考证之学,可算是我国古代的一个数学家、学问家。他本来是个道教徒,后来叛道而皈依佛门,对道教反戈一击,写了《笑道论》,对道教大肆揭发、批判。他说:“臣就观学,是教臣《黄书》合弃之法,三五七九,男女交接之道。四目四鼻,两口两舌,两手两心,正对阴阳,法二十四弃之数行道。”这里的所谓“合气”,是当时流行的术语,即指龟头炎交疼痛交。天师道不仅向教徒传授房中术作为修炼之法, 还要举行充满神秘气氛的仪式, 称为“中气真术”,又称“合气”,其目的则为“释罪”。这种仪式在朔、望之夜举行,在这以前男女要戒斋三日。仪式上先舞蹈,然后男女们成对地实施“合气”,即《笑道论》所说“男女至朔、望日先斋三日,入私房诣师立功德,阴阳并进,日夜六时。此诸猥杂,不可闻说。” 本文来自织梦 从古至今,性历来是个最为敏感、看法最为混乱的问题,而道家所奉行的房中术又充满神秘、玄虚的色彩,为封建礼法所不容,所以中国古代房中术在发展过程中经历曲折是在所难免的。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道家是一个打击。到了南北朝时不少人又要改造道教:在北方,嵩山道士寇谦之在北魏太武帝和宰相崔浩的支持下改造道教,说什么太上老君命自己来“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宋钱税,及男女合弃之术。”但在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等改造道教,却是“祖述三张,弘衍二葛”,连“合气”之术也依旧继承。 内容来自dedecms 不论怎么说,道家所奉行的房中术在曲折中不断发展。张道陵死后,妻子张衡(与《同声歌》的作者不是一人)继续传道。他的孙子张鲁更了不起,他在汉中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有30年,附之者甚众,三国时的黄巾军首领张角就是其中的一员。张鲁的政权后被曹操所破,降曹后被封为镇南将军、阆中侯。许多书籍中听称的“三张”,即指他们祖孙三人,而房中术的继续传授、总是和“三张”的名字连在一起。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在历代,道家的房中术都有不少传人。汉、魏之际,房中术的流行达到一个高潮,那时首先应提到冷寿光,他和华佗是同时人,“年可百五六十岁,行容成公御妇人法,常屈劲?息,须发尽白而色理如三四十时”。又有前面说过的甘始、东郭延年、封君达三人,《汉武内传》云: 织梦好,好织梦 封君达,陇西人。初服黄连五十余年,入鸟举山,服水银百余年,还乡里,如二十许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闻有病死者,识与不识,便以腰间竹管中药与服,或下针,应手皆愈。不以姓名语人,闻鲁女生得《五岳图》,连年请求,女生未见授,并告节度。二百余岁入玄丘山去。 内容来自dedecms 晋代著名的道士葛洪,是房中术的大理论家之一。南朝梁、齐的陶弘景影响也很大。唐代的孙思邈也是一位房中术大师,所著《千金要方》中有不少房中术的重要理论。到了宋朝,宋徽宗赵佶也曾向茅山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求“广嗣之法”,这是很含蓄的说法,实际上就是请教房中术。到了明、清,传授房中术的道士仍不乏其人,其中著名的有明朝自称是张天师后裔的张三丰等,但这时房中术的理论家已很少出现,而出现了不少“烧金御女”之士,欺世惑众,反而败坏了道家与房中术的名声。 dedecms.com
二、房中术的流行 本文来自织梦 自汉代以来,房中术是盛行一时,而首先自宫廷始,这是因为房中术中的御女、养生等内容都符合当时统治者们追求淫乐,同时又追求益寿延年、长生不老的心理需要。首先是汉武帝。当时有个“神君”,托名班固的《汉武帝故事》,有如下的流传记载: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又起柏梁台以处神君……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于神君。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乃责之曰:“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祷。今规欲为淫,此非神明也。” dedecms.com
因绝不复往,神君亦惭。 本文来自织梦 由此看来,这个“神君”是性学大师,而且好男风,要和霍去病发生同性性行为,但被霍拒绝了。可是这个“神君”倒颇受汉武帝欢迎。《汉武帝故事》又云: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上(武帝)造神君请术,行之有效,大抵不异容成也。神君以道授宛若,亦晓其术,年百余岁,貌有少容。卫太子未败一年,神君亡去。自柏台烧后,神稍衰。东方朔娶宛若为小妾,生三子,与朔同日死,时人疑化去未死也。自后贵人公主慕其术,专为淫乱,大者抵罪或夭死,无复验云。 copyright dedecms 以后到了汉末,曹操也是一个房中术的信奉者,他热衷于招募方士,“魏时方士,甘陵甘始,庐江有左慈,阳城有郄俭。始能行气导引,慈晓房中之术,俭善辟谷不食,悉号二百岁人。凡如此之徒,武帝皆集之于魏,不使游散。” dedecms.com 曹植也说:“世有方士,吾王悉所招致。”曹操还向方士们学习房中术,甘始、左慈和东郭延年“皆为操所录,问其术而行之”,以宫女做试验品,还“亦得其验”,“行之有效”。道家的房中术包含许多长生之术,曹操作了一首《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的诗,其中有“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的名句,看来和他钻研房中术大有关系,但后人研究这首诗时多忽略了这一点。 本文来自织梦 曹操带头修习房中术,于是邺中的官僚、贵族们纷纷效仿,趋之若鹜。曹丕在《典论》中生动地叙述了当时人们对此如痴如狂的情景: 织梦内容管理系统 颍川却俭能辟谷,饵伏苓;甘陵甘始名善行气,老有少容;庐江左慈知补导之术;并为军史。初,俭至之所,伏苓价暴贵数倍。……后始来,众人无不鸱视狼顾,呼吸吐纳。……左慈到,又竞受其补导之术,至寺人严峻往从问受,奄竖真无事于斯术也。 本文来自织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