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就像人体的一个“蓄水库”,每天有数千毫升的“水”要经膀胱积蓄,该“水库”的水位是由“闸门”―――尿道括约肌的开关来控制,而“闸”的关启是由大脑指挥的。当膀胱水位高时要“开闸”放水(排尿),水位低时要紧闭“闸门”蓄水,使人体排尿不致太频。正常时膀胱内蓄尿达300毫升左右,膀胱内水压上升刺激膀胱壁的神经,这些神经将信息告知给大脑该小便了,经思考后如场所适宜即发出排尿指令。 copyright dedecms 该指令通过神经传递,到达膀胱及尿道括约肌,这时它们释放一种物质(乙酰胆硷),这种物质充当传递命令的“使者”,带着命令来到接受信号的部位(膀胱和括约肌),这些部位设有相应的接收信号的“传达室”,这些“传达室”医学上称为受体,是专门接收命令的“部门”。当“使者”来到“传达室”门口时,“传达室”内没有其它的“使者”占据,经识别允许后,便可进入把带来的信息传递给膀胱肌肉和括约肌,这些肌肉接受命令后开始收缩或松弛开启“闸门”排尿。 dedecms.com
当人体患尿道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疾病时,常会出现“闸门”频繁开启或开启不全(因炎症刺激尿道括约肌痉挛),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尽、排尿困难、尿失禁等,这些症状是由于局部炎症刺激神经频繁发出假的尿意信号(膀胱并没有太多尿液),使大脑产生错觉,误以为尿液蓄满而频繁发出排尿命令,致使患者出现尿频、尿急,迫不及待地寻找场所,一天排尿十数次,甚至几十次,使患者苦不堪言。 本文来自织梦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对于炎症刺激引起的尿频、尿急和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道梗阻的症状,可以通过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过程来起到缓解尿频、疏通尿道的作用。这种能阻断神经信号的药物是α-受体阻滞剂。此类药物经过化学结构的“装饰打扮”,以假乱真。当人体服用这类药物后,其迅速到达膀胱和尿道括约肌的“传达室”,冒充“使者”抢占“传达室”,当神经发出的信号“使者”到来时,因“传达室”被先到的假“使者”占据着而被拒之门外,从而阻断了神经信号的传递,避免了肌肉的频繁收缩,缓解了尿频、尿急等症状。 copyright dedecms 现在临床使用的α-受体阻滞剂在国产药的代表是马河尼,这类药物作用机理较确切,症状缓解立竿见影,且作用时间长,每晚服一次即可。但由于人体α-受体分布较广泛,如不能正确使用这类药物会产生其它的副作用,因此α-受体阻滞剂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copyright dedecms |